經校準的儀器都會有一份對應的校準證書,與檢定證書不同,校準證書上缺少了對符合性的判定,多出來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主要是示值誤差的),所以拿到校準證書應核對具體內容和數據,確認校準證書對應的計量器具是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1)對證書上的校準數據逐個進行辨識,特別是要對誤差量與儀器說明書中提供的計量特性要求進行對照,看是否滿足要求,如果不滿足要求則需要確認實際的計量特性是否滿足使用要求。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該誤差量是否還能達到被測對象允許誤差的1/3,如果達不到就需要考慮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使用或者對計量器具進行維修,當然維修后還需要重新進行校準。
(2)如果在平時的測量工作中需要使用校準證書中測量結果的修正值,則應對證書中給出的測量不確定度進行確認,一方面測量不確定度是否全1面,是否涵蓋了相應的測量點,如果不能涵蓋,則使用修正值要謹慎;另一方面其評定結果是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計量校準公司,即測量不確定度能否達到被測對象允許誤差的1/3,是后續能否有效使用測量結果修正值的前提,如果達不到則在結果判定上就相對復雜。
計量校準的計量器具,計量校準中心,得到的校準結果中包含了相應的測量不確定度,一般情況下該不確定度基本是計量器具示值1大允許誤差的1/3~1/10,蚌埠計量校準,差時也能達到1/2,這就說明如果使用者在用校準結果指導其測量工作時,其測量能力已經高于所用計量器具計量性能的3~10倍,而此時并不用考慮其符合性問題。另外,對于多參數的計量器具,計量校準檢測,如果某一個不使用的參數不能滿足計量性能要求,校準活動同樣可以給出該計量器具的校準結果,使用者只要確認了校準結果,就可使用該計量器具開展測量工作。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